图片名称

24

2023

-

09

高效沟通的习惯


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五千名被解职的男女中,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%。普林斯顿大学也曾对上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,结果发现:“智慧”、“专业技术”和“经验”只占成功因素的四分之一,其余75%是良好的人际沟通。由此可见,职场中有效沟通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。

或许觉得沟通很简单,不就是说话嘛。但实际中的的确确因为沟通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连锁反应,例如:

误解了客户要求,导致前期的工作白做,还造成工作延期和花费超支。

明明已发邮件向领导汇报事情详情,但领导还是怪罪没有及时汇报。

自己一片好心地主动帮助同事,却被她/他认为是别有用心。

而如何解决这些沟通问题,个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
1、结论先行

芭芭拉·明托在《金字塔原理》里解释到,当人们在对话时,说话者和听话者有着截然相反的思路。说话者往往习惯于“因为1,2,3,所以……”的推演顺序,但听话者的思路却是“结论为… 是由于1,2,3”。只要你在汇报时把结论提前,聚焦于沟通目标,然后再说原因,沟通马上就会更顺畅。

2、重点突出

重要紧急方格是对多个事项进行优先级排序的常用方法,帮助我们抓住重点,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3、乐观积极

采用三明治法则,即会谈时先以积极的事项开始,然后把问题放在中间进行讨论,最后收尾时又展现出积极乐观。

4、面对面沟通

加州大学Albert Mehrabian教授提出一个有趣但有用的信息模型: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语言本身只占到7%,而声音声调这样的副语言能占到38%,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占55%。这个模型表明,当通过邮件或文件进行沟通时,信息有效性只有7%;而当我们面对面进行沟通时,因为三类信息都具备,所以有效性可以达到100%。

例如,在发了邮件后,再与对方进行电话或面对面的沟通,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交流。相反,如果只是依赖文字沟通,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较为负面——有时候看到两个同事通过邮件“吵架”,慢慢把一个小问题变得越来越大,不断升级cc(抄送)给更高层的领导,结局是两败俱伤。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当面把事情说清楚,在邮件中理解误差越来越大,进而不能让双方体会到对方的解决问题、合作共赢态度。

以上所总结的沟通习惯可能只是抛砖引玉,希望各位总结出更多的、更好的、更适合自己的做法,以使沟通能够事半功倍。

关键词: